任何事物的前進與發展,都要在事物原有狀態上升級與革新,因勢利導是各國實現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的不二選擇。事實上,智能制造升級是一個“乘數效應”的革命,它依托兩個基礎能力,一個是工業制造技術,另一個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
平臺經濟經歷過前三年的起起落落,其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價值正在成為社會共識。僅7月中旬,圍繞平臺經濟的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國家四部委就召開多次座談會和圓桌會議、與超70家企業座談。在7月12日高規格的平臺企業座談會上,不僅再次肯定了平臺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還用四“新”概括平臺經濟的價值,稱贊平臺經濟“為擴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為公共服務提供了新支撐”。工業互聯網是平臺經濟一只重要“數字翅膀”,因有效帶動中小企業聯動創新、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頻繁出現在政府相關工作報告、重量級文件中,社會認知度不斷上升。伴隨了消費互聯網黃金十年的胡潤研究院,今年也發布了首份的《2023胡潤中國產業互聯網30強》榜單。榜單分為智能制造10強、定制化業務管理10強與B2B交易平臺10強。其中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入選“智能制造10強”,并位列榜首位置。
任何事物的前進與發展,都要在事物原有狀態上升級與革新,因勢利導是各國實現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的不二選擇。事實上,智能制造升級是一個“乘數效應”的革命,它依托兩個基礎能力,一個是工業制造技術,另一個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傳統制造大國,改開后四十余年發展,大量的企業、工廠沉淀了中國完備且多元的制造業產業鏈條。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就在于重塑、升級和變革傳統工業。華為作為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始終以“在工業,為工業”的理念,積極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基于自身30余年實踐和經驗,打造了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從2019到2023年,華為FusionPlant連續五年入選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2022年末IDC發布的首個《2022年度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側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華為云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應用解決方案整體市場、資源能源行業細分市場份額實現雙第一。FusionPlant至今已在國內100多座城市里,落地賦能了190+云創新中心,例如廈門工業互聯網平臺、無錫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圳龍崗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助力了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金屬加工、汽車零配件等幾十個產業集群門類成功實踐。產業集群是中國制造業發展有目的和自發性混合產生的一種現象,指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龍頭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現象。FusionPlant打造的區域賦能云模式、云工廠模式,就是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經由區域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行業/產業互聯網運營商伙伴聯合的產物。例如,位于中國華東地區的經濟第一大省,也是目前全國唯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在該省相關部門指導下,華為著手構建了“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的頂層設計。基于華為已初步成型的技術和方案,打造了該省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作為區域賦能云模式的一個經典范例,華為目前服務了區域內的2個國家級重點集群和1個當地集群。
有著中國第一工業大市稱謂的深圳,同樣是FusionPlant發揮工業互聯網效能的重要“舞臺”。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為賦能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基礎設施,華為云在當地聯合電子電路產業運營商共同建設了電子電路云工廠。華為云以“數字平面”+“實體平面”的模式,來構建電子電路云工廠。數字平面,就是構建全棧自主創新的數字平臺,從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到應用軟件全部為國產化,增強深圳電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賦能企業由過去單機軟件時代,全面向第四代云化工業軟件轉型。實體平面就是整合位于該市的電子電路產業中小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共享該地區的制造產能、設計師、供應鏈,助推著該產業集群從傳統模式向集約化園區轉型。中國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門類和最完善的工業體系,面向未來,中國有超過600多個細分行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賦能,期待每個行業都會出現由產業運營商驅動產業集群數字化的云工廠模式,從而帶動細分行業產業鏈整體轉型升級。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根據2022年度的數據,中國年度工業增加值達到5.97萬億美元,是第二名美國的1.6倍以上。如果說,產業集群效應是中國傳統制造業在效率上“跑贏”其他國家的一個優勢。以FusionPlant為代表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各城市地區打造的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中心、云工廠,正在和各個城市地區各領域產業集群形成“乘法效應”。作為千萬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數字底座”,保持和加速中國智能制造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簡而言之,各大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和各城市地區的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實現融通,規模化的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用數據驅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要素資源配置優化,實現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端對端高效率交付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中國四十年發展創造了奇跡,可工業大國與工業強國之間還有一條“數字化鴻溝”,需要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萬千中小企業一起攜手邁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園區、產業集群的深度應用,已是加速千萬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鑰匙。毫無疑問,作為平臺經濟的一只重要“數字翅膀”,工業互聯網2023年迎來它的歷史機遇。
文章來源:作者:師天浩,專欄作者、北京五秒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師,已在多家媒體平臺開通專欄。公眾號:師天浩觀察。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